《一个义工联走出七名政协委员》让大家认识了“修脚哥”陈红昌,今天,让我们走近陈红昌,了解“修脚哥”更多的故事↓
“小陈师傅真是个好人,
每个月都来服务,
不嫌我们脏,
技术也很好。”
在昌邑的每一处敬老院,没有一位老人不知道这位“修脚哥”,每当提起他的名字,老人们都竖起大拇指。
01十年,他是个“修脚哥”
“修脚哥”陈红昌来自河南商丘,他有门不同寻常手艺——修脚。2011年,机缘巧合下陈红昌来到昌邑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修脚门店。
“当时跟朋友去外地开门店,本来奔着潍坊去,但在公交车上听到有人说起朱之文去昌邑啦,本来想过来听听歌,结果一下车就被昌邑的城市环境、人文特质吸引住了。”如今陈红昌在这里安居乐业,女儿在这出生、儿子在这读高中,昌邑成了他的第二故乡,他深深爱着这片土地。按陈红昌的话说,现在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昌邑人!
偶然一次去敬老院服务时,陈红昌发现许多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脚疾,由于年老体衰,许多老人很难去剪掉厚厚的趾甲,导致趾甲长到肉里,还有一些老人患有骨刺、脚垫增厚等病症。看到老人们紧皱的眉头,陈红昌萌发了一个念头,就是要常年为老人们免费修脚。
陈红昌与敬老院的老人们交谈
“小陈师傅好,隔一段时间就给我们来拾掇拾掇脚,哪有这么好的人,不嫌脏、不怕累。”
“我永远不忘他,他心眼好,脚给我修得好,多久也忘不了!”
每当说起陈红昌时,敬老院里老人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。然而陈红昌回忆自己第一次去敬老院时,却被老人们误解,贴上了“搞推销”“打广告”标签。一次次的修脚服务,撕掉了误解的标签,也让陈红昌成为了老人们的好朋友,日子隔得久了,老人们还会问道:“小陈师傅怎么还不来?”
陈红昌在去为老人修脚的途中
2012年至今,陈红昌风雨无阻,用十年时间走遍了昌邑市的所有敬老院,不知道去了多少趟,更数不清修了多少双脚,默默的坚持让他成为昌邑人交口称赞的“修脚哥”。
02十年,他还是个“修脚哥”
善为至宝一生用,心作良田百世耕。从邻居到楼道,再到整个小区,在一次次的服务中,越来越多的人得知了陈红昌的事迹,被他的精神感染。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,2015年12月,陈红昌选择加入了昌邑市义工联合会,很多客户也因此成为一名义工。小小修脚堂成为了传递爱心的纽带,有人跟他一起服务老人、有人捐赠旧衣物。
多年来,陈红昌先后获评“山东好人”“潍坊好人之星”“潍坊优秀志愿者”等多项荣誉称号,并于2021年被推选为昌邑市义工联合会副会长。
陈红昌和女儿一起为老人服务
“还有要修脚的吗?采耳朵的快点啦!”自己专心修脚,妻子负责采耳,儿子服务老人,女儿帮着打扫卫生,这幅画面经常出现在敬老院、孤寡老人家、公园等,这是专属于陈红昌的“家庭团建”。妻子和两个孩子在他的熏陶下,也加入了义工队伍,一家人一起做公益服务,2022年年初,陈红昌家庭获评潍坊市“新时代最美家庭”。
陈红昌为老党员修脚
2021年正值建党100周年,陈红昌有了一个心愿,就是要为100名老党员义务修脚。从联系、准备到完成,看似简单的三个环节,陈红昌整整花费了四个月的时间,走进7个镇街、23个村庄,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。“我跟鬼子在潍县打过仗”“我参加渡江战役”“峡山水库就是我们挖出来的”没有高深的道理、华丽的词汇,老党员们用朴实的话语,诉说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,感动着陈红昌。
陈红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
2022年,陈红昌成为十四届昌邑市政协委员。作为一名新委员,陈红昌立足自身职责,依靠奎聚街道“委员活动室”和义工联“委员之家”,积极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,参加义务消杀10余次;主动开展志愿服务,为居家老人修脚、采耳。陈红昌立足自身贴近群众优势,倾听声音、抓住诉求,先后撰写提交了《关于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》《关于在校学生电子烟管理方面的建议》两篇提案,将自己在防疫、志愿服务中的所见、所思、所想倾注在“沉甸甸”的提案中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擦亮“邑心为民”履职品牌。
陈红昌在2023年委员履职承诺书中写到:今年要在公益路上奋力前行,参加30次以上的公益活动;要多体察民情,关注身边人的需求和困难,至少反映2条社情民意信息;要关注老百姓民生问题,亲身体会、走访调研,撰写2篇高质量提案。
每当有人问他成为政协委员后还有什么心愿时,陈红昌总是笑着说:“还是继续做个‘修脚哥’吧!”
蔺振鹏